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月13日上午,澳门人威尼斯3966现代物流与澳门人威尼斯3966“小喇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喜看乡村新变化”调研活动正式在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镇拉开帷幕。
图为实践团队在上石桥镇政府合影 在商城县上石桥镇政府,办公室主任王鹏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同师生进行了座谈,他分别从发展经济、生态环保、村容民风、社会保障、重视教育等方面介绍了上石桥镇近些年来发生的可喜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践团队还查阅了2018年《商城统计年鉴》,掌握了相关数据,为后期的调研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为与镇政府领导座谈 实践团队7月13日至7月16日相继走访了上石桥镇双竹元村、杨寨村、双河村、刘楼村,以村部座谈、走访农户、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调研活动。经过数天的走访,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图为实践团队在刘楼村调研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在走访双河村时,村民陈大爷说:“过去村里都是土路,晴天还好,一到雨天全是泥巴,出门都要穿胶鞋;现在村里修了水泥路,都通到家门口,下再大的雨都不怕了!”现在的农村,乡村道路修建完善,不仅实现了“村村通”,更实现了“户户通”、“家家通”,不仅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除了修路,各村不断加强和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水塘、水渠,满足农民生活用水和种田的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发展经济。如杨寨村的百亩芡实塘,双河村的桃园、稻虾养殖以及刘楼村的育苗养殖等,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图为走访杨寨村村民
图为双河村的稻虾综合养殖 图为参观双河村的养鸡场 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合作社,带动集体经济收入,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双竹元村鼓励发展集体经济,该村村民从浙江引进技术成立双利针织厂,不仅解决了30多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也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这一做法已在上石桥镇乃至整个商城县推广。 图为参观双竹元村的双利针织厂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相关部门也非常重视生态环保问题。近几年来,上石桥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环境攻坚战,大力整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全力做好扬尘治理,尤其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停产、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如双河村的砖瓦窑厂已于今年5月底彻底关停。 民生方面,各村积极进行危房改造,修建新房,杨寨村为村民统一规划建房,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不断完善,杨寨村的村民杨大妈说:“村里的老人只要60岁以上每月都有钱,又有农村医保,再也不用担心看病难的问题了。”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在助推脱贫攻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双竹元村,受访村民表示现在学生上学不用花太多的钱,政府也有各类补贴,镇上刚新建了小学,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学上,农村高中的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 图为杨寨村统一规划的村民新房 “乡村振兴”不仅指产业兴旺,也包括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发现所走访的几个村都配备了垃圾桶,保洁员按时打扫路面,农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各村还制定村规民约,修建文化广场,配置公共健身设施,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调研期间正值入伏,同学们不畏酷暑进行实地考察,在田间地头走访村民时还热心帮助村民完成农活。虽然辛苦,但大家欣喜地感受到,在党和国家富民政策的指导下,在各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广大村民吃苦耐劳,农村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而这一切的变化,正是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
图为实践团队冒着酷暑实地考察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村民干农活 上石桥镇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淮河中上游,灌河东岸,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属信阳市商城县,距县城20公里。该镇北接固始县,南邻商城县产业集聚区,西接鄢岗镇,总面积151.22平方公里,人口7.8万人,辖3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